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 > 第167章 张仪入魏国被嘲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也就是楚易安不知道秦胜在想什么,若是知道的话一定会跳起来把书扔他脸上。

    简直是败坏她的清誉啊。

    她没看什么不该看的书,就是话本子过于狗血不好说出来罢了。

    若就秦胜一人倒还好,秦淮书也在呢,公然给两个大男人推荐女生爱看的极品狗血话本子实在是有些说不出口。

    最主要的是她怕秦胜和秦淮书真头脑一热跑去看了会怀疑她的品味。

    楚易安咳了一声赶忙将毛笔塞到了秦胜手中,倒打一耙,转移注意力:“真是的,你去打发个人这么长时间才回来,我等得都快长蘑菇了。”

    “再不开始今天晚上咱仨都别睡了,通宵写完!”

    秦胜:……

    秦淮书轻笑一声,在秦胜旁边坐了下来。

    这俩可真是冤家,平时一家子坐在一起的时候没见他们这么活泼过。

    尤其是楚易安,端的一直都是一副乖巧懵懂的样子。

    楚易安咳了一声,不给秦胜说话的机会,开始侃侃而谈:“昨天晚上不是说到公孙衍来到了秦国,为秦国献上了王霸之策吗?今天先说一下他的王霸之策说的是什么吧。”

    公孙衍根据秦国的国情提出了完成秦国霸业的具体方略。

    他的建议是让嬴驷立即称王,然后一年内攻取三川,三年内吞并三晋,五年内统一中原,十年就能平定四海。

    公孙衍这么大的气魄勾的嬴驷心痒的不行。

    如果真能实现公孙衍说的这些那他就是成就千古霸业的一代英主了。

    但是仔细思索后又觉得公孙衍的建议太虚了。

    秦国现如今的实力离横扫六国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山东六国应该也还没有这么不堪一击吧?

    思索之后,嬴驷给自己信得过的几个人说了公孙衍的建议,问他们的意见。

    嬴虔这个好战分子当即请战,表示公孙衍的建议势在必行,无需多疑。

    嬴疾则表示不行,却没有提出什么具体方略。

    司马错的回答却有些出乎嬴驷的预料,不仅仔细分析了公孙衍的话,还适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嬴驷很是惊喜。

    嬴驷立马跑去见他,才发现这厮不只是有自己的见解,还在秘密谋划一场奇袭,试图悄悄给秦国增加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地。

    那片肥沃的土地就好像有人故意在他家门口悬了块肉一样,这不咬一口都对不起自己。

    楚国因为忌惮各方势力,不敢将大粮仓修建在挨着其他国家的地方,离秦国就稍微近了点,却被司马错给盯上了。

    嬴驷一听有大粮仓,那还得了?!

    善,大善!

    马上给我打!

    不过这件事是他俩秘密谋划的,朝会上找了个借口把司马错远远打发出了咸阳。

    虽然这件事做的隐蔽,但是公孙衍却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关键,心里生出不安。

    当然,让他不安的是嬴驷把司马错都调走了,这样子不像是要用他的王霸之策的样子啊。

    说到这楚易安停了下来,秦胜补充几笔后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万分感慨:“这司马错也是个大才啊。”

    人才怎么就这么多呢?

    一个走了另一个又冒了出来,好像用不完一样,不像大顺,离了秦家一个能用的武将都没有。

    这么多年了武将一直青黄不接,秦胜也觉得挺神奇。

    费尽心思调教的下属一直不堪大用,就好像冥冥之中注定了大顺只能靠着秦家稳固江山一样。

    这可能也是老天爷给秦家的一道保命符,若还有别的能用的武将,好几代之前秦家就不复存在了,更别说现在的秦家。

    楚易安笑了笑:“这里就先停一下吧,下面介绍一下其他人才。”

    秦胜来了兴趣:“可是苏秦和张仪?”

    他对这两个纵横家还挺有兴趣的,不知道这两人与公孙衍比起来又如何?

    既然都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能力上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楚易安点了点头:“同时期的人物,该出场了。”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门下弟子。

    鬼谷子老头雕琢了不少法家、兵家大才后,又开始雕琢起策士人才来。

    这两人就是被他选中的人才,带在身边教导多年,学有所成才放他们出山入世去历练。

    离别前师兄弟坐在一起畅谈了一番,最后张仪决定去齐国,楚国,魏国。

    苏秦决定去秦国看看。

    张仪有些担心,秦国已经有了一个公孙衍,去了真能得到重用?

    苏秦却并不担心,公孙衍在秦国也就被封了个上卿而已,身份尊贵却并无实权,就是个虚职,由此可见嬴驷并不认同他的王霸之策。

    既然不认同,如何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分别之后在父亲的劝说下苏秦先去见了周天子,想要复兴东周王室。

    但是周天子看的很透彻,现如今是战国七雄的天下,周王室夹缝求生。

    他们不来打他就不错了,想要恢复天子荣光,根本就不可能。

    而张仪则去了魏国。

    听楚易安说起魏国,秦胜抬起头来,心里升起丝异样的感觉:“都说吃一堑长一智,魏惠王不会吃了一堑又吃一堑吧?”

    楚易安被他逗的笑了出来,等笑够了才道:“你马上就知道了。”

    去魏国时魏惠王正在招待孟子,孟子也就是路过,听说魏惠王要去打猎这才跑来了。

    他觉得魏惠王有事要忙,可能几句话就把他打发了,正合他意,他也不想跟魏惠王多说。

    谁知道魏惠王正在寻思搜集几个商鞅和吴起那样的人才,把魏国三年前丢失的土地都给夺回来呢。

    礼贤下士的关键时期,这样一位大家跑来了,当然是要郑重的接待一番。

    接待过程中还让孟子帮忙引荐几个能用的人给他。

    这让孟子大感意外,这还是魏惠王吗?魏惠王居然也想起来要求贤了?

    魏国其实一直都是人才辈出,可以说天下名士大多出自魏国。

    但是从魏惠王开始那是真的一点都留不住人才。

    魏国有魏惠王这样一位国君,有公子?n这样一位丞相,就算推荐了也得不到实际重用,这不自讨没趣吗?

    孟子只能找理由推拒了。

    差不多也就是在这时,张仪来了,魏惠王却挑剔他穿的乃是秦人衣服,把孟子都看傻眼了。

    你一个国君计较人家穿什么衣服?

    随后张仪一番高论,把众人逗的大笑,可在孟子那却只得到一个弄臣的评价。

    他甚至还嘲笑张仪厚颜无耻,自己说自己是经天纬地之才,这样的人能立于庙堂之上?

    孟子是不喜欢这些纵横家的,这些人朝秦暮楚,行无准则,太过机变,只附和主人家,简直是让天下名士蒙羞。

    孟子这番话也是彻底惹怒了张仪。

    张仪是谁?纵横家啊,纵横家都是靠那张嘴吃饭的。

    若要比口才,有几个人能跟这几个纵横家比?

    他嘲讽孟子一个惶惶若丧家之犬的乞国老士子居然还谈大道?

    还说孟子游遍天下只为兜售自己的私货,发现卖不出去就骂遍天下。

    儒家学派虽然名声在外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有君王都不以儒家学问为治国之道,张仪这番话气的孟子差点晕倒。

    这样一位大家在自己面前受到这样的折辱魏惠王哪还坐得住?马上派人把张仪给赶走了。

    就这样,魏惠王华丽丽错过了张仪,甚至都没听他说一下他的王霸之策。

    秦胜:……

    有种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感觉,就是委屈张仪千里迢迢跑去找骂了。

    PS:最近稿费降的厉害,求个打赏了,爱你们~喜欢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