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 > 第8章 钦差光顾清凉山 朝廷敕建天恩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说李郎中从清凉山回到县衙官署,凭着他一手书法绘画的好本领,用心勾勒出一幅高翠兰的图像来。画好后,找人装裱好,挂在了屏风上。派人叫来了柳亦风,见罢礼,李大人便指着那幅画像道:“认识此人否?”

    柳亦风看了先是一愣,然后揉了揉眼,仔细一瞧,倒地便拜。口称:“甥婿拜见姨娘大人!”李大人在一旁问道:“是那个叫高翠兰的姨娘吗?”柳亦风道:“正是。”李大人道:“看清楚了,千万别认错人!”

    柳亦风伸着脖子又看了看,道:“下官的姨娘,怎能认错?”李大人道:“既然对了,快起来说话。”柳亦风急忙爬了起来,问道:“何来此画像,莫非姨娘真成仙了?”李大人道:“还敢讲成仙之事?这是前天去了清凉山,见了你家姨娘,本官画了出来,唯恐不像,所以叫你前来辨认。”

    柳亦风忙拱手道:“李大人如此才华,既文采出众、口吐莲花;又妙手丹青,技艺超群。居然画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实再令下官佩服!”李大人道:“不要谬夸本官了,只要画得象,就好交差。”

    柳亦风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问道:“怎么,用此画去交差?”李大人道:“都是你惹的麻烦,你上疏说高翠兰虽已古稀之年,却仍然青春之姿。这等稀罕之人,别说当今圣上,就是黎民百姓,也想一睹为快。可你又请不了她去,引起圣上怀疑。你接着又上了一折,说什么高翠兰羽化成仙了,满朝文武哪个相信?所以当今圣上让礼部查清此事。礼部谁愿意引火烧身,去找那个羽化成仙的高翠兰?只得派本官下来。不过,还算不虚此行,终于查清了下落。可是本官自知也请不动高翠兰去面见圣上,佛教讲究慈悲,何必难为她?便画了她的像,算是个证据。朝廷中若再有人提出异议,派员来查,即使找不到高翠兰,有了这张画,村子里的人都能认出是她,也使这桩案子有个了结。”

    柳亦风感动地跪下道:“李大人想的确实周到,下官在场面上二十多年,从没见到过象您这样体谅下属、办事又如此周密的官员。”李大人扶起他道:“好了好了,别再奉承本官了,跟朝廷打交道岂能有半点疏忽。我看你不是个投机取巧之人,怎忍心让你无端遭受不白之冤,本官只是履行职责而已。再说了,朝廷派礼部下来,就说明不是为了治你什么罪,而是要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已。你千万不要心存疑虑,再说什么感恩话了。”

    柳亦风眼睛有些湿润,嗓子也有些沙哑,道:“李大人,下官再愚钝,难道不懂得什么叫欺君之罪吗?多亏苍天有眼,派你这么个正直善良的钦差来,要不然,下官的前程事小,就怕连性命也难保了。大恩不言谢,只求李大人在圣上面前多多周旋了。”说罢,又扑通跪下叩起头来。李大人赶紧拉他起来,着实安慰了一番,又开导他几句,方让他退下。

    李郎中不敢久留,第二天便辞别柳亦风,匆匆赶回了京城,首先向礼部尚书简要禀报了情况,礼部尚书让他写了折子,奏报朝廷。

    这一天,武则天上朝,看罢了奏折,问道:“哪一位是礼部郎中李殿奎?”李殿奎上前奏道:“下官便是。”武则天道:“你见到那个老而不衰的高翠兰了?”李殿奎应道:“下官亲眼见到了。”武则天道:“为什么不把她带来见本宫呀?”李殿奎奏道:“这高翠兰虽是村野之妇,但却异人天相,还是出家之人,下官请之不易呀。”武则天道:“什么,她怎么个异人天相?”李殿奎奏道:“说她异,有其三;老而不衰,算不算容颜之异?”武则天点头“嗯”了一声,李殿奎又道:“其二,她原来是有夫君的,她的丈夫居然是贞观年间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的徒弟,这算不算姻缘之异?”

    武则天暗想:“这奇异女子都与和尚有姻缘,本宫也是喜欢和尚的,这就是异。”口中却道:“她的丈夫是玄奘的徒弟?有来历,有来历。”

    李殿奎继续奏道:“其三,她一心向佛,万念俱灰,一切虚荣名利全不放在眼里,算不算性格之异?”武则天道:“嗯,也算是吧。不过,你说她异人天相,七十多岁了,她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儿?”李殿奎道:“圣上真想知道她什么模样?”武则天道:“你给本宫卖什么关子,这满朝文武都在等着听哪?”李殿奎道:“下官岂敢在圣上面前卖关子?只是用言词不好形容而已。要说她:高挑的身材,轻盈的体态,发如漆染遮两鬓,面如三月桃花开——”

    武则天忙拦住道:“什么,发如漆染,她不是出家了吗,还留着头发?”众大臣也纷纷议论:“是呀,七十多岁了,还面如桃花呢,形容的也太过分了吧?”

    李殿奎道:“圣上有所不知,那高翠兰虽说一心向佛,进了寺庙,只是被主持收留,尚未受戒剃度。”武则天点了点头道:“嗯,这么说,高翠兰确是一个高龄美女了?”李殿奎道:“臣若不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相信她如此长相。”

    武则天叹口气道:“可惜呀,难得一睹其面。”李殿奎奏道:“圣上虽不得见其人,但却能看其像。”武则天问道:“怎讲?”李殿奎道:“小臣不才,略通笔墨,此番见过高翠兰后,暗中描绘出她的图像来,让人观看时,认识高翠兰的人一眼便看出是她。所以小臣才敢带回,请圣上过目。”武则天喜道:“李郎中画了她的像,快快呈上来!”

    那太监王公公赶忙接过画卷,展了开来,让武则天御览。武则天看了又看,问道:“果真长像如此?”李殿奎道:“臣岂敢欺骗圣上?”武则天夸赞道:“画的比你说的还要年轻哪。”李殿奎道:“她确实是这副模样。”武则天夸赞道:“画得好、画得好。王公公,也让各位大臣开开眼。”王公公立即转过身来,把那画像展示给大臣们看。

    众人边看边议论:“这哪里像七十多岁的人?简直是二八佳人。这李大人竟是个画美女的高手!”

    只听武则天道:“盛世出奇人,我大唐出了这样一个青春永驻的女子,古今罕见,实乃本朝之幸事;

    标志着吾朝兴旺发达,万世永昌。”众臣齐呼曰:“圣上青春永驻,吾朝万世永昌!”

    武则天心中高兴,也忘记了要处置柳亦风的事情。却道:“李郎中,你办事认真仔细,又擅长书画礼乐,升为礼部侍郎。”李殿奎忙跪下道:“谢圣上隆恩!”

    武则天又道:“这女子一心向佛,亦合天意,哀家也是弥勒转世,心与佛通,让她好好修行,将来必成正果。李侍郎——”李侍郎忙答道:“臣在。”

    武则天道;“哀家让你主持重建?[凉寺,由工部派人同你一道前去先行勘察、测绘出图纸,一定要按照佛制建出我大唐寺庙的一等规模来;所需银两由户部支付。至于这?[凉寺嘛,改为——”武则天迟疑了一下,本想说改为“皇恩寺”,可又想到自己还没有真正称帝,干脆就用自己名子的最后一个字,也正顺应天意。于是道:“就改为天恩寺吧。”李殿奎忙答道:“是。”

    武则天道:“佛光普照,万民安生。你要体谅圣上的一番苦心,切莫怠慢。等这天恩寺建成后,说不定本宫还要去见见那个奇女子哪。”李侍郎忙叩首道:“臣遵旨,臣一定尽心尽力,不负圣上厚望!”

    且说高翠兰自见了李大人之后,心中难免增添了不少烦恼:自己要出家本来是图个清静,可事与愿违,偏偏惹出了一堆麻烦,居然惊动了朝廷,甚至牵连到外甥和家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出现这个的结果。

    瞅着李大人走后,便找到慧清,问李大人跟她说了些什么。慧清道:“只是让你好好修行,别的没说什么。”高翠兰不相信,一再追问,慧清还是那句话。高翠兰回到寮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还是觉得似乎有一张无形大网罩住自己似的,脱不了干系。她不仅后悔吃了那不该吃的人参果,而且埋怨猪八戒到如今连个信儿都没有,害得她走到这般境地。

    时间长了,慧?[看到她忧心重重、无精打采的样子,便过来问她有什么心事,可高翠兰总说不出口,只是唉声叹气。

    慧?[心里也莫名其妙:圣上怎么会派钦差来看这位高翠兰?即使她是县太爷的亲戚,也犯不上朝廷的什么事呀?可从钦差问话中好像这里面有些什么“过节”似的,令她捉摸不透。而高翠兰对慧?[什么事儿也不愿意说,问不出个道道来。慧?[只能用钦差的话来劝说高翠兰,让她好好修行,等到度僧日便给她举行剃度仪式。

    原来按照佛教戒律规定,佛教信徒要求出家,先到寺庙中当“行者”,服各项劳役,垂发而不剃发。女众出家,拜一名比丘尼为“依止师”,等规定的度僧日到来,取得一定资格,才可受沙弥尼戒。到一定年龄,再经过一定的程序,方可授与具足戒,也叫二部受戒,真正成为比丘尼。可佛教戒律还规定,“六十一去,不得与受大戒”。于是慧?[又探讨起高翠兰的年龄来。高翠兰在钦差面前口口声声说她七十六岁了,要真是这个年龄,那还出得什么家,受得什么戒?

    正当慧?[翻来覆去为高翠兰的事费神的当口,高翠兰突然找到慧?[,要求回家看看。慧?[莫名其妙,劝她道:“既然要出家,哪里还能有想家的念头?你以前做的都很好,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个念头来!”

    高翠兰道:“我离家时候很是突然,家中的事情一概未做安排,曾给家仆交代,要回去一趟的。来这里一住就是几个月,该回去安排一下了。再说了,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出家,等真正出家后,那就没家可归了。”慧?[听她说得也有道理,暗道:“怪不得她心事重重,原来是想回家看看。”也没细想,便让她回家了。

    高翠兰回到家中,见里里外外调理的有条不紊,心中自然高兴。顾不得细说,便急忙安排高福,叫他到县衙里去打听消息,看看外甥女婿柳亦风怎么样了,那钦差来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高福不敢怠慢,便跑到县衙,去拜见柳亦风。柳亦风虽然恼恨高福说了假话,险些坏了自己的前程。但他知道这事不能怪高福,那是自己的姨娘太固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