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 > 第62章 大周万民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舆论控制?经济战碾压?”

    “那该怎么做?”

    萧倾凰将秦布衣抱得更紧了一点。

    秦布衣有些郁闷,自己这‘娇小的身体,在成熟大姐姐面前,真的是小小的也很可爱……

    可萧倾凰的眼神清澈,满是求知欲,秦布衣知道,今晚如果不敞开心扉谈清楚。

    萧倾凰是不会满意的。

    “如今的朝堂选官制度,是举荐制和国子监学宫选拔制。”

    “选举的官员,都是世家大族亦或是他们的狗。”

    “所以,必须扭转这一现象。”

    “未来,你可以尝试推广科举制度。”

    秦布衣提出了第一点。

    “科举制度?”

    “什么意思?”

    萧倾凰有点懵。

    如今的大周,和前世的大汉很相似。

    那时候的大汉还是举孝廉制和察举制,没有科举。

    如今的大周也好,西秦,东辽,南理,都是如此制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所有的上升通道,都被世族掌控。

    “就是通过考试提拔人才。”

    “国家管理,天灾治理,工造,律法,医学,商贸……”

    “只要是和国家治理有关,就可以拿来考核。”

    “考核优异者为官。”

    秦布衣将科举制度说了出来,顺便加上现代的一些改造方式。

    不是程朱理学那种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制度。

    “这真的是一个好制度。”

    “可是,朝堂之上,绝对不会通过的。”

    “这是在断士族的根。”

    萧倾凰神色忧虑的说道。

    此策根本推行不下去的。

    “没有让你直接直接提出来。”

    “就比如,这次可以借助戴英帝国的工造发达为借口。”

    “开放工造匠人的科举选拔。”

    “又比如后宫的某位宫女嬷嬷,亦或者军中士卒不治身亡。”

    “就可以用发掘医术人才为由,进行医学人员的考核选拔。”

    “咱们不用一开始就去啃硬骨头。”

    “先掌控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力量。”

    “工匠技术,以及医师,是未来大周发展最重要的,比那些世族狗屁官员都要重要。”

    “最开始的考核制度,一定要严格,等级制度要明确。”

    “授予官职,俸禄,这都是必要的。”

    秦布衣慢慢给萧倾凰讲述道。

    秦布衣毕竟是后世之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或许他的政治水平,斗不过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

    可是因为读过前世诸多历史,照搬典故也能明白很多东西。

    加之超越时代的理念知识。

    想做事情,可以从多方面角度去思考。

    “这个可行。”

    萧倾凰很激动,已经在思索如何定策。

    “江南世族之所以可以掌控江南百姓。”

    “无非是因为皇权不下乡。”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提升基层吏员的薪酬优待,如果有可能,推广吏员可以升官的国策。”

    “这个国策,在江南肯定行不通。”

    “不过可以在江河诸省试点推动。”

    秦布衣又道。

    萧倾凰眼前一亮,越发有些激动。

    只是,想到提升基层管理的薪酬,萧倾凰就觉得很痛苦。

    她穷的叮当响,是真的没钱。

    “在推动诸多国策改革的时候。”

    “江南士族和文管集团,肯定会联合抵制,污蔑,抹黑。”

    “这个时候,就得掌控真正的话语权。”

    “言论,直白来说,就是笔杆子。”

    秦布衣说着,捏了捏萧倾凰的精美玉颜。

    后者凤眸倒竖,退开秦布衣的咸猪手。

    “我印了三百万套经史子集,还有诸多地方官的日常公务和政务处理相关的书籍,工造,农业,医学的书籍,正堆在齐州府库。”

    秦布衣说到这话,萧倾凰瞪大了眼睛。

    大周的书籍,大都掌控在书香门第的江南世族手中。

    普通人根本没有资格接触读书。

    别说家国历史,圣人之言,大周一半多的百姓,连名字都不会写,另外一半百姓,九成只会写个名字。

    大周可以说,就是一个文盲当道的国家。

    秦布衣在齐州进行了三年扫盲,识字率,一人会读三百字,也就四成。

    一本书籍,就是三五两银子,普通人读不起书,也很正常。

    但是秦布衣要将书籍的价格打下去。

    听到秦布衣有这么多书籍,萧倾凰直接震惊了。

    这可都是钱啊。

    “这些书籍,交给你在江河诸省推广。”

    “新建学堂。”

    “这事儿,你自己派人做,不能经手朝堂。”

    “钱,就从我们这次赚的当中出。”

    秦布衣道。

    萧倾凰听到秦布衣的话,顿时呼吸沉重,心情激动。

    自从她当皇帝以来,虽然前期杀了一批自命不凡,狂妄嚣张的臣子。

    可到了如今,她其实和傀儡没什么两样。

    能够做的事情基本没有。

    就算有心去做事,可没有钱粮,就根本做不了。

    如今秦布衣不仅想办法给她赚钱,而且还给她定策,甚至将饭喂到她的嘴边。

    萧倾凰当然激动,高兴。

    “教书育人,没有三代人,基本很难见到成效。”

    “不过,我们现在开始做,三五十年时间,一定大有收获。”

    秦布衣很是坚定。

    前世的共和国,是工业立国,科教兴国。

    科学教育,是大国发展的根本。

    秦布衣来到这个世界,他这个前世人类文明资料库成精的家伙,自然要将脑子里的知识全部传播出去。

    这是秦布衣的目标。

    “还有一个舆论把控的重要方式。”

    “那就是报纸。”

    秦布衣说到报纸,他自己都有些激动。

    主要是报纸可以发广告,也可以当武器。

    这可是好东西。

    “报纸?”

    萧倾凰很是疑惑。

    “就是几大张纸,上面可以宣传如今的国家政策。”

    “也可以记录国内发生的一些大事。”

    “国内八百里加急。”

    “五天时间,就能知道各大行省一些大事。”

    “然后编撰成册,周刊发行国内大事,三日刊发行京都以及周边之事。”

    “慢慢的改变国内的舆论风向。”

    “……”

    秦布衣继续讲述今后的舆论掌控方式。

    这报纸的作坊,秦布衣在京都已经搞出来了,甚至都印了五十万份了。

    这次炎夏文会的报纸,其实已经准备好了。

    再补充一些国事,通过萧倾凰这里下旨授权。

    就可以发布了。

    秦布衣很早就从东海拉了一些名儒过来。

    是岚渊,默涵这些大儒的弟子。

    都是一些受到排挤,壮志难酬的文人。

    正好为秦布衣所用。

    “报纸是一件利器。”

    “可,朝堂那些官员,会想办法去掌控的。”

    女帝又有些担心的说道。

    “这个简单,你自己成立一个国家邸报机构。”

    “让那些清高孤傲的大儒进来当编撰。”

    “不给文管集团插手的机会即可。”

    “而且一定要严格下令,只有朝廷才能发布报纸。”

    “其他胆敢发布报纸者,诛九族。”

    “报纸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家政令,把控舆论方向。”

    “此报独立于朝堂官僚系统,只为你负责。”

    “就将它当成青衣卫一样的机构就行了。”

    秦布衣深入细节的讲述道。

    前世那些掌控报纸的某某编辑,报社,很多都是一群汉奸卖国贼。

    报纸在他们手中,就可以任意编排,侮辱自己的国家。

    给别的国家递刀子,拿狗粮出卖国家利益。

    为了赚钱,为了与众不凡,为了所谓的独立思考,真的是脸都不要了。

    仿佛他们才是世间最为聪明的人,其他都是傻子,是劣等人。

    前世那些狗东西,和现在的江南士族,近乎一个逼样。

    这样的利器,肯定不能掌控在他们手里。

    秦布衣很清楚报纸的利害关系。

    “对了,第一期报纸,我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你看看。”

    说着,秦布衣将折叠起来的厚厚报纸,从怀里掏了出来。

    “你来见我,还带着这个目的?”

    萧倾凰震惊的望着秦布衣。

    她是没想到,秦布衣只是说说的事情,已经准备好了。

    这小男人,前面还在布局戴英帝国的割韭菜计划。

    那么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完全安心。

    现在又在布局下一环。

    这家伙脑子怎么想的?

    精力这么多的吗?

    “为了赚钱,掌控舆论,和江南世族,文管集团抢夺权力,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秦布衣无奈的摊了摊手。

    这次炎夏文会的流量,不能浪费了。

    这可是秦布衣的连环局。

    相辅相成,还能相互提升收益。

    何乐而不为。

    “大周万民报!”

    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宋体楷书。

    “竟然是岚渊,默涵两位大儒的时政文章!”

    两位大儒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一篇雄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名的风骨文人的文章。

    在之后的文章,是秦布衣提到的戴英帝国工造之利,大周不如。

    女帝有意召集大周能工巧匠,进行筛选考核。

    成立一个工造研究的学宫。

    专门培养能工巧匠。

    文中提及,此事就将会交给女帝夫君秦布衣主导。

    在之后就是,女帝邀请神医皇甫同,在京都开办医学院,为大周培养更多的医生,救病治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篇能够震动大周的文章,在报纸上推测的江南夏税全部收入。

    这个推测,是基于百年前,大周江南耕地面积来推测到。

    数据精确,配备了数据图形作为依据。

    有最低收成和平均收成,还有最高收成的推测。

    秦布衣这一手,很直接的阳谋,釜底抽薪。

    如今的江南赋税,一少再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