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 第128章 朱文正一日连下十三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朱文正的指挥下,明军如汹涌的潮水,向着逃窜的窝阔台汗国骑兵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追击。

    戈壁滩上,风沙弥漫,车轮滚滚,马蹄声声,喊杀声与枪炮声交织回荡。

    追击途中,侦察兵不断通过对讲机向朱文正汇报敌军动向。

    朱文正根据这些情报,灵活地调整着追击部队的阵型。

    他命令坦克营加快速度,从侧翼迂回包抄,切断敌军的退路;

    装甲车则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在正面紧追不舍,用重机枪持续扫射;

    骑兵部队则穿插在两者之间,随时准备对落单的敌军进行捕杀。

    一辆辆坦克如钢铁巨兽,在戈壁滩上扬起滚滚烟尘。它们的履带碾压着沙石,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

    坦克手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一旦发现敌军身影,便毫不犹豫地按下发射按钮。

    炮弹带着炽热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轰鸣,精准地落在敌军逃窜的队伍中,掀起一片片血肉和沙尘。

    一匹被炮弹击中的战马嘶鸣着,高高跃起,随后重重地摔倒在地,将背上的骑手甩出去数米远。

    那骑手在沙地上挣扎着,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飞驰而来的装甲车用重机枪打成了筛子。

    装甲车在追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速度优势。它们如灵动的钢铁猛兽,在沙地上穿梭自如。

    车载重机枪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打得敌军骑兵人仰马翻。

    一名窝阔台汗国的骑兵试图转身反击,却被装甲车的重机枪瞬间击中。

    身体如断了线的风筝般向后飞去,重重地摔在沙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在明军的猛烈追击下,窝阔台汗国的骑兵渐渐陷入了绝境。他们的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四处逃窜,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朱文正并没有丝毫放松警惕。他深知,敌人在绝境中往往会爆发出更强大的反抗力量。

    于是,他通过对讲机不断提醒士兵们保持警惕,注意敌军的反扑。

    果然,就在明军以为胜利在望时,窝阔台汗国的骑兵中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号角声。

    听到号角声,原本四处逃窜的敌军骑兵竟然迅速聚集起来,组成了一个紧密的防御阵型。

    他们背靠背,手中的长刀闪烁着寒光,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绝和疯狂。

    朱文正看到这一幕,心中暗自一惊。他意识到,敌军这是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了。

    他迅速调整战术,命令坦克部队和装甲车部队停止追击,在敌军前方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步兵部队则从两侧迂回包抄,将敌军彻底包围起来。

    随着明军的包围圈逐渐缩小,窝阔台汗国的骑兵们陷入了更加绝望的境地。

    他们疯狂地挥舞着长刀,试图冲破明军的包围圈,但都被明军强大的火力击退。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坦克的火炮不断轰鸣,将敌军的防御阵型炸得支离破碎;

    装甲车的重机枪持续扫射,打得敌军抬不起头来;步兵们则端着突击步枪,稳步向前推进,不断压缩着敌军的生存空间。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名明军步兵不幸被敌军的长刀砍中。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举起手中的突击步枪,向敌军射击。

    他的战友们看到这一幕,无不被他的英勇所感动。他们纷纷怒吼着,向敌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窝阔台汗国的骑兵终于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

    他们的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朱文正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但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

    他命令士兵们将俘虏集中起来,进行审讯。通过审讯,他得知窝阔台汗国在前方的城池防御力量薄弱,且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支援体系。

    这些城池虽有城墙防护,但兵力分散,装备也远不及明军。

    朱文正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迅速推进、攻城略地的绝佳机会。他当机立断,决定乘胜追击,拿下这些城池。

    朱文正迅速召集各部队将领,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展开了一场紧张而高效的军事会议。

    他指着地图,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我们要兵分多路,同时对这些城池发动攻击。

    坦克部队作为先锋,利用强大的火力摧毁敌军的城门和防御工事;

    装甲车负责掩护步兵推进,同时对敌军的有生力量进行打击。各部队务必紧密配合,速战速决!”

    将领们领命而去,迅速回到各自的部队进行部署。很快,明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向这些城池汹涌进发。

    第一座城池前,明军的坦克一字排开,炮口对准了紧闭的城门。

    随着朱文正一声令下,坦克的火炮齐声轰鸣,火光冲天,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城门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瞬间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装甲车趁着硝烟未散,如闪电般冲向城门,车载重机枪疯狂扫射,压制着城墙上的敌军。

    步兵们则端着突击步枪,呐喊着跟在装甲车后面,迅速冲进了城内。

    城内的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慌乱地拿起武器,试图抵抗。

    但在明军强大的火力和勇猛的攻击下,他们的抵抗显得十分微弱。

    一名明军士兵看到一名敌军弓箭手正在城墙上放箭,他毫不犹豫地举起突击步枪。

    “哒哒哒”几声枪响,那名敌军弓箭手便惨叫着从城墙上跌落。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名年轻的明军士兵腿部被敌军的长枪刺伤。但他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继续向前冲锋。

    他的战友们纷纷围过来,为他提供掩护。他用一只手撑着地面,艰难地站起来,然后拿起手中的手榴弹,向着敌军人群扔去。

    随着一声爆炸,敌军的几名士兵被炸倒在地。

    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这座城池便被明军成功攻克。

    朱文正没有给敌军丝毫喘息的机会,他迅速命令部队向下一座城池进发。

    在攻打第三座城池时,遇到了一些麻烦。这座城池的城墙相对较高,敌军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投石车和弓箭手。

    当明军的坦克靠近时,敌军的投石车便开始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明军。

    朱文正见状,立刻命令坦克部队分散开来,同时让迫击炮小组对城墙上的投石车进行打击。

    迫击炮小组迅速调整射击角度,一枚枚迫击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飞向城墙上的投石车。

    随着一声声爆炸,敌军的投石车被纷纷摧毁。明军的坦克趁机再次靠近城墙,用火炮对城门进行攻击。

    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步兵们搭起云梯,奋勇爬上城墙,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一名身材魁梧的明军士兵,双手紧握长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他刀光闪烁,瞬间便砍倒了两名试图阻拦他的敌军。

    他一边挥舞着长刀,一边怒吼:“大明的勇士们,杀啊!让这些敌人见识我们的厉害!”

    他的喊声激励着周围的明军士兵,他们士气大振,向着敌军更加勇猛的扑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这座城池也被明军成功占领。

    就这样,明军在朱文正的指挥下,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每攻克一座城池,明军便迅速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同时将缴获的武器装备进行整理和分配。

    然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向下一座城池进发。

    在攻打第九座城池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但朱文正并没有下令停止进攻,他知道,一旦给敌军足够的时间,他们就可能会加强防御,增加攻城的难度。

    于是,他命令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继续发动攻击。

    明军利用坦克和装甲车的灯光,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们悄悄地靠近城池,然后突然发动攻击。

    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惊慌失措,他们在黑暗中看不清明军的虚实,只能盲目地进行抵抗。

    明军则趁机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迅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成功占领了这座城池。

    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明军终于成功攻克了十三座城池。

    在这场战斗中,明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大明军队的威严和荣耀。

    然而,朱文正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窝阔台汗国王城。

    这座王城是窝阔台汗国的核心所在,城墙高大坚固,防守严密。

    城内不仅驻扎着大量的精锐部队,还有各种先进的防御武器。

    朱文正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窝阔台汗国王城前。

    他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城池,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决心。

    朱文正命令部队在王城前扎下营寨,同时派出侦察兵对王城的防御情况进行详细的侦察。

    此时,窝阔台汗国王城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太子哈散面色阴沉,坐在大殿之上,下方众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惶恐。

    “短短一日,十三座城池尽失!明军的攻势太过迅猛,如今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是好?”

    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颤抖,满是焦虑。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炸开了锅。一位身形瘦削的大臣向前一步,急切说道:

    “太子殿下,如今明军势大,我们根本无法抵挡。

    依臣之见,不如投降,尚可保全国中百姓性命,也能避免王城生灵涂炭。”

    他话音刚落,便有几位大臣附和起来,他们深知明军的实力,在如此悬殊的差距下,抵抗似乎只是徒劳。

    然而,此言却激怒了一位武将打扮的大臣。他“噌”地站起身,怒目圆睁,吼道:

    “投降?我窝阔台汗国堂堂男儿,怎能不战而降,沦为他人阶下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