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海岛种田嫁军官 > 第37章 新年出任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家人是铆足了劲要过一个肥年,郑北川一大早拎回来一桶龙虾、螃蟹和还有一小桶鱿鱼、鲍鱼、海参,做了一部分卤煮海鲜,留一部分养着除夕吃。

    年二十八清晨刘意和黎念槿跟白爷爷出海回来带回来几条大海鱼,一大桶大大小小的鱿鱼、墨鱼、海星,还有一条大海鳗,当天大伙就吃上了照烧鳗鱼饭,做了一批炸鱼蛋。

    应黎念槿小朋友的强烈要求,他和刘意补觉以后做了好几种口味的鱿鱼丝,咸中带甜的蜜汁口味、香辣口、原味、还有干巴巴极其考验牙口的炭烧口味,自家弟弟,宠!

    郑北川提前两小时下班,带黎念楠到邮局给黎父和郑父打电话提前拜年,给黎念槿、刘意、刘悦买了一身成衣。

    他原本想给黎念楠也买两身新衣服,但黎念楠前几个月做了两条孕妇裙子,前几天托田婶刚改好腰线,坚决不要新衣服,于是新手爸妈夫妻俩都没有给自己买新衣服。

    郑北川骑着自行车带媳妇回家的路上。

    “媳妇,你这样让我很没有成就感啊?”

    “怎么说?”

    “难得想给你买两身衣服,你都拒绝我,这样很不好。”

    “那是因为刚好我有两条新裙子了呀,现在我没有之前下地那么多,干的也是轻省活,穿裙子也可以,咱没必要乱花钱啦。”

    “除了聘礼那台收音机,我都没给你买过什么东西,媳妇,我......”

    “但是你钱都给我管着呀,阿川,咱们是要过一辈子的,我在意的不是你给我买了什么,而是你一直陪着我支持我,我有想要添置的东西,哪次没跟你说?”

    “那石磨、大铁桶、书架什么的都是家里要用的东西,也不能算是我买给你的啊?”

    “怎么不算,要不是你帮忙,我一个人怎么抬回家,怎么组装?老公,咱真不用介意这些。要这么算的话,我也没给你买过东西呀。”

    “我没这个需要啊,部队里啥都有,家里你也安排好了,我没什么需要买的。”

    “不就是咯,一个道理呀,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咱们俩都觉得舒服自在开心就可以了。”

    “行吧,媳妇说的都对!”

    “是的,郑先生这么想是对的。”黎念楠把头轻轻靠在他的背上,她很喜欢这种两人忙碌中抽一点小时间来独处约会的过程。

    ——————

    年二十九,村里分粮发分红,得益于今年的盐碱中和地、下沙一号、社企合作的下沙食品厂,村委大手笔地专门从榆县养殖场买了一头大肥猪、十五只鸡,现场宰杀分肉。

    黎念楠今年没有工分,她花了2元把猪头、猪下水、全部鸡脖、鸡爪、鸡杂包圆了,另外花2元买了一条猪腿,还拿到了食品厂正式员工的特大号年货礼盒。

    回到家里,就带着一群人忙活起来,家里不养闲人,天皇老子来了只要想吃都得干活。

    刘意黎念槿处理猪下水、猪头,申书骏处理鸡杂和猪蹄,黎念楠调了面团教刘悦做猫耳朵、蛋散,梁俊德剁肉馅和蔬菜准备炸丸子,沙奶奶洗莲藕茄子土豆红薯芋头等等,她本人调了炸浆开油锅,至于包子?舒舒服服躺在摇篮里晒太阳。

    第一批先炸肉,鱿鱼圈、鸡爪、鲍鱼片、肉丸、鱼块。

    第二批炸丸子,猪肉丸子、萝卜丝丸子、菠菜肉丸子。

    第三批炸藕盒、茄盒。

    最后一批炸薯条、红薯条、芋头条、猫耳朵、蛋散。

    她重新煮了一锅卤水,前两天的老卤重新调味加料卤猪头、猪下水、猪蹄、鲍鱼,今天的新卤水卤鸡脖、炸过的鸡爪、鱿鱼、大虾、海带、莲藕、土豆。炸货给军营和村里的孩子们都分了一些,卤肉给军营一半添菜。

    除夕当天,一大群人早晨去了赶海,黎念楠抱着还没睡醒的包子在海边踩水。

    写了福字、贴了春联、做了最后的打扫,黎念楠给黎念槿、刘意、刘悦送上了新衣服,让他们待会早点洗澡洗头好换上新衣服。

    给刘意和沙奶奶提前发了大红包当员工福利,村里人都默许了两人现在就是黎念楠的“员工”,她也没有另外准备年礼,就直接发了红包。

    除了昨天的炸货和卤肉,黎念楠煲了海带鲍鱼蛤蜊鱼丸汤,指挥着郑北川和刘意做了肉沫豆角茄子、西红柿炒鸡蛋、红烧鱼、小白菜炒卤猪肚、拔丝红薯,加上两盘炸货、两盘卤煮,九菜一汤十全十美。

    郑北川作为一家之主,起筷前举起杯子,“新的一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申书骏、梁俊德、黎念楠、黎念槿、刘意、刘悦也举起手中的杯子,恭贺新禧。

    下沙村的村民们今年都过了一个前所未有富足的新年,村里今年分的细粮多了,去年5公分才能兑1斤细粮,今年2工分就能兑1斤大米,还发了几斤猪肉、半只鸡、5斤花生油。

    食品厂效益好,村民们作为股东,每人都分到了60多块钱,家里人口多的能拿到两三百;不少人年底这个月,给食品厂打零工、卖蘑菇也小赚了一笔。

    而且食品厂的产品好吃,年底三天以低于供销社日常售价的供货价格,给村里人限购出了一批年货产品。

    平时一年到头只顾着听村里安排,或扎在地里埋头苦干,或泡在海里捕捞鱼获,这过年放假闲下来了,村民们才有心思回想,对了,这些都是小黎知青来到村里之后带来的变化。

    此时,纯朴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明天大年初一必须要给郑家包子小朋友发大大的红包,给黎家弟弟多送点村里特产,给小黎知青多送点水果果干,给郑营长......哦不,郑营长向来不收东西的,还是多送点给小黎知青好了。

    大年初一,郑家院子里,郑北川一家四口从一大早开始就不断接待来拜年的村民们,避无可避,仿佛全村人都约好了要来他们家里开会似的。

    黎念楠拉着老公、弟弟、儿子,果断提了东西去村长家避避,哦不,去拜年,这才从田婶嘴里听说大家这是要感谢黎念楠带领大家搞的下沙一号、菌包、食品厂,行吧,避无可避。

    黎念楠给村里孩子们回了大红包和零食大礼包,就带着人上后山、去海边、到军营、去阳省,尽量不到天黑不回家。申书骏和梁俊德本想来体验一下渔村生活,结果被拉着到处逛,倒也别有一番趣味,确实见了很多城里看不到的新奇玩意。

    ——————

    年后复工,众人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黎念槿也快要开学了,这次黎念楠又做了一小批炸货和卤肉,让他带回家里给黎父尝尝。

    黎念楠正式回归职场,从榆县的兴华书店接了一本机械类的期刊翻译,其中有一篇是讲家用轻小型新农具的,黎念楠把原稿和翻译稿都多抄了一份备用,准备下次到阳省和机械厂的何严同志探讨一下。

    年前梁教授给的鲍鱼养殖材料,黎念楠也仔细看了,资料上的鲍鱼养殖是通过海底沉箱养殖,但下沙村目前的资源来说,还是比较难实现长期海底沉箱的。

    其实通过年前的紫菜网养殖,黎念楠觉得自己有摸到一点滩涂养殖的入门,适逢春天,正是很多动物的繁衍育苗期,她可得抓紧时间找几个老渔民了解下鲍鱼和生蚝的习性,看怎么抓取幼苗来测试养殖。

    正当黎念楠忙着整理分析鲍鱼和生蚝习性的时候,郑北川又要出去执行任务了,这次是要联合阳省海军执行南海巡防任务,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郑北川抱着包子,看着媳妇到处倒腾帮他准备行李,结婚这么久这还是他第一次出这么长时间的任务。

    “念念,不用收拾那么多东西,这次要出去一个多月,船上会储备足够的食材的。”

    “中途有补给点吗?”

    “目前知道的,至少会途经两个有淡水的岛,会安排补给的。”

    “船上有冰箱吗?”

    “还不确定,阳省新下水的两艘新船是有冰柜的,但不确定这次是不是这两艘船执行任务。”

    “出发时间可以告诉我吗?”

    “明晚,具体时间点不能说。”

    “行,你明天中午回来一趟,叫上石头和小高,我用培养基给你们挖几筐青菜,果干、调味料也多准备一些。”

    “好,谢谢媳妇。”

    黎念楠走到他身边坐下,捏着包子的小短手,“不是说好不说谢谢的吗?”

    “我那是替战友跟你说的谢谢。”郑北川握住她捏着包子手的那只手,一家三口大手包小手。

    “这段时间你注意安全,别太操劳了,照顾好自己和包子,有事多去找村长和老季帮忙。”

    “知道啦,你放心,你也要多注意安全,要记得我和包子在家等你。”

    ——————

    这天早上,黎念楠找食品厂买了3斤干蘑菇、5斤鱿鱼丝、5斤烤鱼饼、10斤各式果干、5大瓶蘑菇酱、1大瓶耗油、1罐提鲜粉,还买了10个已经长满菌丝的菌包。

    又从家里分装了1包白糖、1包盐、两大包菜干、1包干菊花、1包干柠檬片、1罐麦乳精、1包黄豆。

    腾出来4个培养基,从院子里移植了菠菜、生菜、韭菜、小葱,再备上2个培养基给他们发豆芽。

    把发豆芽和种蘑菇的步骤详细写下来,黎念楠把包子抱起来,数着手指看还有什么缺的。

    虽然她没在海上飘过这么长时间,但想想也知道,海上不缺海鲜,不缺阳光,就缺淡水和蔬果。

    中午郑北川带着江磊、高鹏提着几个饭盒到家里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的几木盆青菜和两个大背篓。

    “嫂子,这些都是要给咱们带上船的吗?”

    “对,你们待会吃完饭都带过去,船上粮食够吗?要不要再带点大米、红薯。”

    “不用了,粮食还是有的。”郑北川心里感动,拉着媳妇到饭桌旁边坐下。

    “谢谢嫂子,嫂子放心,船上有安排士兵专门负责做饭,不会饿着郑营长的。”

    郑北川晚上下班回来匆匆收拾了两套衣服,跟媳妇儿子告别就回军营了,营里还要做出去前的最后安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