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海岛种田嫁军官 > 第41章 黎念槿入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父苏母住了一周以后,苏致宇周日借了基地的快艇和照相机来到下沙村接父母,顺便正式跟妹妹和外甥见面。

    苏致宇再一次把包子抱在怀里,给他带了两罐奶粉,知道妹妹还没真正接纳父母,他准备从包子身上下手,打小跟外甥交好关系,以后妹妹肯定会接纳自己的。

    给黎念楠一家三口、苏家一家四口、一家五口、全家福等各种组合,拍了不少照片后,苏致宇终于提出要接父母回去单位,两人手上的项目都是关键试验阶段,能不能成功就看着临门一脚了。

    “楠楠,那我们先回去单位上班了,等这个项目结束我就申请停薪留职过来给你带包子,你看行吗?”

    临走,秦玉珍抓住黎念楠的手不舍得放开。

    “不要耽误工作,没什么意外的话我们还会在岛上住几年,你们有空再过来就行,后面我们会再加盖几个房间,到时住家里。”

    这一周以来,苏父苏母小心翼翼想靠近自己又怕唐突的心思,黎念楠都看在眼里,她也不太清楚要怎么跟他们亲近,派出小包子作为调和大使挺好的。

    “楠楠,最近几年我还不太方便休长假,我回去想办法置办一艘快艇,让你哥放假多过来看看你们。

    京市你爷爷那边也打过电话通过消息的,如果他们寄包裹写信过来的话,你别推辞,我们对你好都是应该的,慢慢习惯就好。”

    苏父这周跟着女儿打下手,他虽然心疼女儿选择了一条农业研究的路子,但穹省乃至全国目前的情况,不可否认女儿如果能有所成就,势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他这几天也给几位老友师长写了信,尽可能帮她搜集资料,不能守在女儿身边,仍努力结合女儿的需求来想办法弥补她。

    不说已经摸清女儿女婿的脾气,但家里明显是女儿做主的,独立要强拎得清的性子,能自己动手能花钱解决的事情轻易不开口找人帮忙,他还得找机会去一趟江省苏市钢铁厂搞清楚当年的事情。

    “嗯,我知道的,你们回去路上注意安全。”黎念楠挣开苏母的手,指着地上的两个大包裹,阿川刚打包好的。

    “这些你们带回去吃,都是这边的产品,家里你们爱吃的我也装了一些,吃完了写信给我。”

    她也不是白眼狼,这一周他们给家里添置了多少东西,她是知道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她也是愿意对他们好的。

    “好的好的,谢谢楠楠。有事你记得给你哥打电话,发电报,他那边通讯比我们单位要方便许多的。阿川,楠楠和包子就交给你了。”

    “珍姨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的。”当了一路背景板工具人的郑北川听到自己的名字,迅速回应。

    这段时间他们对媳妇好,对包子好,顺带对他这女婿也不错,多这一门亲戚他是能接受的。

    秦玉珍松开女儿的手,看着她给自己准备的大包小包,远哥说得对,先当做寻常亲戚来往,慢慢拉近彼此距离,等她休假过来带包子,先哄包子叫姥姥,肯定能成。

    “对,小宝,这是我军营那边的联系方式,川哥军营那边能直接打内部电话找到我的,你们有事没事都可以给我打电话的。”

    苏致宇看着妹妹跟父母的相处方式,明显现在就他最生疏啊,这怎么行呢,他可是妹妹第一个遇到的苏家人。

    秦玉珍没好气地拍了一下自家傻大儿,“什么叫有事没事打部队内线电话,这是能做的事情吗,你就不怕被人抓到小辫子,这两年低调些!”

    “我知道的,你们放心,不会给大哥和阿川添麻烦的。”

    哦豁,苏致宇听到她一句大哥,高兴得感觉到自己飘飘然,果然是他的小宝,打小就最亲自己。

    黎念楠送走了苏家人,生活回归正常。

    ——————

    这两个月,黎念楠的院子拆了靠近后山的院墙,加盖了两个房间,也已经准备好了家具铺盖。

    苏父苏母回去以后,黎念楠陆续收到了许多信件和包裹,有京市苏家人,有申叔黎父弟弟的,还有东北郑家父母的。

    也有各地农业方面的专家寄过来的,她这才知道他们都是苏父的老熟人,她替自己向他们请求了各种资料。

    六月初,小包子七个月大的时候,食品厂宿舍楼和下沙一号研究基地落成,他们选了一个周日,邀请领导们过来揭牌,正式投入使用,黎念楠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她跟榆县和白沙镇的领导报备过,她名下是有食品厂的分红及担任产品顾问,也有兼任兴华书店中级翻译员。领导商议决定,依然由黎念楠担任下沙一号研究基地的负责人。

    职务为研究组长,月工资46元及相关票据,为基地现场事务最高领导人,隶属榆县政务部门,直属上司暂定为白沙镇副镇长左昊强,每月月末需要到镇长汇报工作。

    七月底,黎念楠收到黎念槿的电报,他通过了夏季征兵,8月15号出发。黎念楠思考再三,还是没有回苏市送他。

    她提着两大包包裹到阳省火车站,走上次年货订单的关系,托郑北川战友把两个大包裹走铁路,尽快寄回去给黎念槿。

    放下包裹后,她去到附近邮局给钢铁厂打电话。

    “阿槿,我和你姐夫商量过,这次回不去送你出发,你注意安全啊。”

    “嗯嗯,没事二姐,我跟着部队出发,不会有事的。”

    “我刚刚托阳省火车站的同志托运了两个包裹回去,班次列车是Z146,预计明天早上八点五十到站,你明天记得去火车站领,就是上次托运年货礼盒的万同志。”

    “好,我记住了。包子还好吧?”

    “都挺好的,上次寄回去的照片到了吧?”

    “到了,姐,你...以后会回去苏家吗?”

    黎念楠从弟弟的迟疑中听出了一丝担忧。

    “可能会,可能不会,以后再说吧,他们对我和包子还不错。但,不管我认不认苏家,我都是咱们黎家的女儿,是你二姐,这个永远不会变的。”

    “那就好,二姐,有机会你带姐夫和包子回来家里看看吧,爸挺想你们的。上次苏叔过来了,跟爸聊过当年捡到你的事情,爸还挺担心你的。”

    “没事,你让爸别担心,有机会我就回去,最近我这边下沙一号研究基地刚落地,我领了个研究组长的职务,也算是个有正式工作的人了,你们别担心。”

    黎念楠又想起弟弟的驻地问题,“你这次新兵安排的是哪里驻地?”

    “西北,宁省,我查了资料,应该是靠近沙漠的地方,条件估计比白沙岛还要艰苦。”黎念槿语气平淡的说着,当初是他选择当兵并且没有走任何人后门,被分配到那里,也是他该接受的。

    “行,安定下来以后,尽快给我发电报或者写信,详细地址和缺什么都尽快告诉我,我想办法给你寄过去。”

    “知道了,我会的,谢谢姐。”

    “行了,我认不认苏家都是你姐姐,从小带你玩的姐姐,阿槿,不用跟姐姐客气的,我就只有你这一个弟弟。”

    “谁说的,苏叔上次说你京市那边有一堆哥哥弟弟。”

    行吧,真相了,难怪这小子听起来闷闷不乐的。

    “他们怎么能跟你比呢,我们可是朝夕相处了十几年的。”

    “嗯嗯,我记住了,姐,以后多写信,电话费贵,先这样吧。”

    “行,你明天记得去领包裹,到了驻地尽快告诉我地址,注意安全,再见。”

    黎念楠交了电话费,走向百货公司,听到黎念槿要去宁省当兵,她是有点担心的,阿槿一个江南富庶城市长大的孩子,去一个比白沙岛还要艰苦的地方,新兵期还两年没有探亲假。

    她得先想办法了解下宁省的环境和情况,看要给他准备什么。

    她去百货公司看了下副食区的产品,下沙食品厂的产品摆放位置很不错,再看看别家新出的产品。

    腐乳和南乳她倒是挺想做出来的,但聂爷爷的意思是,以他们现有技术和设备还不好控制发酵情况,不能保证每批次质量稳定。

    她买了点调料和新款饼干、软糖,又去了兴华书店找宁省的地理志,上次寄资料过来的苏父朋友,好像有一个就是在宁省,回去可以联系联系。

    ——————

    八月下旬的时候,黎念楠收到黎念槿的包裹,大概是他出发前给自己寄的,有提前给包子准备的周岁礼物、给黎念楠迟到的生日礼物、一些全国通用的票据,还有一本手抄本,摘录了一些种植和养殖相关的笔记。

    看着笔记本上弟弟潦草的字迹,让一个这么不爱学习的人硬着头皮抄了满满一本笔记本,所以她对黎念槿的好不是没有理由的,真心希望他到宁省顺利平安。

    “师父,你现在有空吗?能不能到军营试验田一趟。”向恒停了自行车,站在黎念楠院子外大声说道。

    黎念楠从感动的情绪中缓过来,抱着包子走到门外。“怎么了?试验田出什么事了吗?”

    “应该算是好事,我发现了几株花生是三粒花生的,你能过去看下吗?这个是不是可以留着育种再种出来一批多粒型的花生?”

    “呀?这是好事啊,你稍等下,我把包子背上。”包子小朋友已经到了爱到处乱爬的年纪,少看几眼就爬到别的地方去了。

    黎念楠背着包子,坐在向恒自行车后座去了军营。对上一次过来还是建军节当天,军营搞了一天的训练项目比拼赛,她过来帮忙准备前三名奖品的。

    蹲在花生地旁边看着向恒口中说的多粒型花生,确实长得比较长,看着大部分是三粒花生,但花生荚看着比常规的两粒花生感觉要少一些。

    “向恒,你仔细看看,这几株三粒花生应该都是三粒,但花生荚是不是比寻常的两粒花生要少一些?”

    向恒也蹲下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仔仔细细看了几遍,确实是师父说的那样,他还以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更高产量的新花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