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中医玄学我最强 > 第368章 桂枝汤变化方(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68章

    桂枝汤变化方(二)

    4:桂枝加附子汤。

    把桂枝汤加炮附子一枚,炮附子大约10到20克之间。

    当人体肌表的卫气虚弱,不能有效地固护肌表,导致肌表的防御功能下降,外邪容易入侵人体。

    人体阳气有固摄津液等作用,当人体阳气不足,阳气亏虚时,固摄功能减弱,津液无法正常被固摄而导致外泄,

    就出现了“漏汗”的情况,即汗液不受控制地持续流出。

    由于卫气不固、阳气虚衰,不能固摄汗液,所以汗液不断地渗出体表,难以自行停止,会导致人的身体越来越虚。

    因为表虚不固,肌表失去了卫气的保护,对风邪的抵御能力下降,所以患者会特别怕风,即使在微风的环境下也会感觉不适,这是表虚的一个典型症状。

    在阳气亏虚的情况下,气化功能失常。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依赖于阳气的推动,阳气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导致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受到影响,从而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出现了上面这些病症,用该方预防治疗比较有效。

    阳气虚不能温养四肢,加上汗出过多,津液流失,筋脉失于濡养,就会出现四肢微微拘急、屈伸不利的表现。

    5:桂枝去芍药汤。

    把桂枝汤五味药中,去掉其中的芍药,剩下其他四味药。

    胸中阳气有温通血脉、维持心肺正常功能等作用。胸中阳气不足,无法正常温通、推动气血,就会影响心肺等脏腑功能,是引发

    相关病症的内在因素。

    外来致病因素,比如风寒、风热等。正常情况下人体正气可抵御外邪,如果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可能突破肌表防线,内陷到胸中,与胸中阳气相互交争,

    进一步扰乱胸中气机。

    在胸阳不振,不能抵御的情况下,外邪侵入胸中,邪气内陷,扰乱气血运行,使气血运行紊乱,阳气不能正常鼓动血脉,无力推动气血,加上外邪内陷,阻滞胸中气机,使胸中气机不畅,就会出现胸部胀满的感觉,出现上述病症,用该方治疗效果比较好。

    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把桂枝汤五味药去掉芍药,加炮附子一枚,大约10到20克之间。

    主治胸阳不足兼表阳虚,胸中的阳气,有温通血脉、推动气血运行等作用,胸阳不足则胸中阳气亏虚,气血运行不畅。

    护卫外表的阳气,有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等功能,表阳虚意味着肌表的阳气虚弱,不能固护体表。

    由于胸阳不足,阳气不能正常温通、推动,导致胸中气血阻滞,就会出现胸部满闷不舒的感觉,这是胸阳不足的常见表现。

    当表阳虚时,肌表失去了阳气的温煦和固护,不能有效抵御外界的寒凉之气,

    所以会出现怕的症状,即使增加衣物或处于温暖环境中,仍感觉寒冷。

    因为胸阳和表阳都虚,阳气不足,鼓动血脉运行的力量减弱,气血不能充盈脉道,所以脉象表现为微弱,反映了人阳气虚衰的状态。

    该方主要针对的是既有胸中阳气不足,又有肌表阳气虚损的病症效果比较好。

    7:桂枝新加汤。

    把桂枝汤中芍药、生姜各增加一两,然后加人参三两。

    主治气营两虚,当人体的气和营血都不足,气虚则机体功能活动减退,营血不足则不能濡养周身。

    筋脉的正常功能依赖气血的滋养。气营两虚时,气血无法充分滋养筋脉,就会导致筋脉失去濡养,出现拘挛、

    疼痛等表现。

    气营两虚,筋脉失养,不通则痛,气血不能畅行于经络,无法濡养周身肌肉筋骨,患者就会出现全身疼痛的症状。

    而且患者会有脉沉迟的体现,沉脉表示病在里,迟脉指脉搏跳动缓慢,每分钟少于60次,通常提示体内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

    这种气营两虚、脉沉迟的情况,也可能是因为出汗过多,导致营血耗损,进而使气血亏虚加重,不能充盈脉道,鼓动无力,所以出现沉迟脉。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把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主治表虚症和肺气上逆,当人体肌表卫气不固,抵御外邪能力减弱,经常表现为容易出汗、怕风等。

    “肺气上逆”是指肺的肃降功能失常,导致肺气上冲,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该方主要针对的是既有表虚症状,又有肺气上逆情况的病症比较有效。

    另外,平时就有气喘病症的人。又受到了风寒之邪的侵袭,外邪束表,使原本的气喘症状加重或诱发新的气喘发作,可以用上方治疗。

    在不应该使用泻下方法时误用了泻下药物或疗法。人体在误用泻下方法或药物后,可能会损伤正气,导致肺气更虚,从而出现轻微气喘的症状,这也是该方的主治情况之一。喜欢中医玄学我最强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