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棘圜志 > 第104章 张若兰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日的黄昏,济世堂后院的梅树开得正盛。张若兰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嘴角泛起温暖的笑意。

    "在想什么?"沈明轩端着两杯热茶走来,将其中一杯递给她。

    "在想思雨。"张若兰接过茶杯,"看她忙着筹备新医学堂的样子,真像极了当年的你。"

    沈明轩在她身边坐下:"当年的我有那么拼命吗?"

    "何止是拼命。"张若兰笑道,"记得你刚来时,为了研究新的医术,连续七天不眠不休。最后还是我强行把你拖去休息的。"

    这个回忆让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那时的他们,一个是初来乍到的"神医",一个是冷艳高傲的女医者。谁能想到,命运会将他们紧紧相连。

    "其实。"张若兰抿了一口茶,"那时我就觉得你与众不同。"

    "哦?"沈明轩来了兴趣,"怎么个不同法?"

    "其他人看到我,不是畏惧就是轻视。"张若兰说,"只有你,是真心把我当成一个平等的医者。"

    确实,在那个时代,女医者的处境并不容易。即使有过人的医术,也常常受到歧视。但沈明轩从未带着任何偏见,而是以专业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同道。

    "那时我就在想。"张若兰继续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和你好好切磋医术。"

    "结果呢?"沈明轩笑问,"一切磋就是一辈子。"

    "值得。"张若兰轻声说。

    这个"值得",道尽了千言万语。这些年来,他们不只是夫妻,更是最好的伙伴:

    在医术上互相砥砺,

    在生活中互相扶持,

    在困境时互相支撑,

    在欢乐时互相分享。

    "来,尝尝这个。"张若兰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刚研制的新药丸。"

    沈明轩接过来闻了闻:"养心安神的?配方有改进?"

    "嗯,加了一味川芎,应该会更好。"张若兰说,"这是专门为你配的,看你最近太操心。"

    这就是她的风格,总是默默关注着身边人的需要。多年来,她不知道研制了多少专门的药方,只为让家人更健康。

    "说起来。"沈明轩忽然想到什么,"你还记得当年那个验方大会吗?"

    "怎么会忘。"张若兰笑道,"那可是我们第一次合作。"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场盛会,各路医者齐聚苏州,展示自己的独门验方。当时他们联手创新了一个治疗热症的方子,惊艳全场。

    "那个方子现在还在用。"张若兰说,"前几天思雨还用它救了一个重症患者。"

    "是啊,这就是医道的妙处。"沈明轩感慨,"好的方子能流传百年,救人无数。"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一阵欢笑声。原来是思雨在教几个小学徒认药材,那些孩子们围着药圃,一边记笔记一边讨论。

    "看看。"张若兰说,"多像当年我们教她时的样子。"

    确实,二十年前的思雨也是这样,蹲在药圃边,认真地记着每一味药材的特性。如今她已经能独当一面,还在培养下一代医者。

    "娘!爹!"思雨朝他们招手,"来看看这个!"

    两人走过去,只见药圃中一株罕见的草药开出了花。这是他们从西域带回来的种子,费了很大功夫才培育成功。

    "开花了!"思雨兴奋地说,"这样我们就能在本地培育这味药材了!"

    看着女儿闪亮的眼睛,张若兰忽然有些感慨:"记得你刚学医时,连药名都记不全。现在却能独创新方,培育新药......"

    "这都是你们教得好。"思雨说着,献宝似地拿出一本笔记,"你们看,我把这些年学到的都记录下来了,准备整理成书。"

    夜幕降临,济世堂渐渐安静下来。张若兰站在后院的窗前,看着庭院中最后一盏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

    "还没休息?"沈明轩端来一碗参汤。

    "在想一些事。"张若兰接过汤碗,"今天整理医案时,发现了一本很久以前的笔记。"

    那是她年轻时的医案记录,里面详细记载了每一个病例的处理过程。翻开泛黄的纸页,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你知道吗?"张若兰轻声说,"当年我其实特别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自己做不好一个母亲。"她说,"思雨刚来时那么小,我既要教她医术,又要照顾她的生活。有时候会想,自己是不是太严厉了......"

    沈明轩握住她的手:"你做得很好。看看思雨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了。"

    确实,思雨不仅继承了两人的医术,更传承了他们的医者精神。这份培养的心血没有白费。

    "记得那年元宵节吗?"张若兰忽然说,"思雨发着高烧,我们轮流守着她。"

    "记得。"沈明轩说,"那时你一边给她降温,一边教她认药材。"

    "你说我傻。"张若兰笑了,"病得那么重还要学习。"

    "可思雨后来说,正是那次经历让她明白了做医者的意义。"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月光洒在药圃里,那些草药的叶子上沾着露珠,在月色中闪闪发亮。

    "你说。"张若兰望着月色,"我们这一生,算不算值得?"

    沈明轩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轻轻搂住她的肩膀。他知道她问的不只是夫妻之情,更是对这份医者使命的确认。

    "当然值得。"他说,"因为我们不只收获了彼此的感情,更践行了济世的誓言。"

    张若兰靠在他的肩上:"是啊,这就是最好的人生。"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思雨推门进来,手里还捧着一本医书。

    "这么晚还不休息?"张若兰问。

    "想请教一个问题。"思雨说,"关于新医学堂的课程设置......"

    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张若兰和沈明轩相视一笑。这一刻,他们忽然明白:

    幸福不是轰轰烈烈的承诺,

    而是细水长流的相守;

    成就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

    而是点点滴滴的积累;

    爱情不是轻言的山盟海誓,

    而是共同追求的理想。

    在这月光如水的夜晚,

    在这充满药香的庭院,

    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

    研讨医术,谈论理想。

    这就是最好的圆满:

    既是血脉的传承,

    又是医道的延续;

    既是家人的温暖,

    又是理想的光芒。

    因为他们深知:

    最美的相守,

    是共同守护生命的尊严;

    最深的牵绊,

    是永远追求医者的初心。

    月光渐渐西斜,

    但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如同济世堂的灯火,

    永远为苍生点亮希望。喜欢棘圜志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