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昨日家宴,你可看出那丫头有所保留?”
“看出来了,那丫头说的都是大面上的话,帝后具体跟她说了什么,没有一句具体转述,有糊弄人之疑。”
郑钦昌也觉得二侄女小小年纪颇为滑不溜秋。
回家这些天,掌控力极强的母亲都屡次因她失威严。
这二侄女比大侄女难拿捏多了。
现在还在帝后面前挂上名,更不得了了。
同样有疑的老夫人,生出了调查之意:
“这丫头有点邪门,你派人去凌云观打听打听,看看她在那十几年到底都做了什么。”
郑钦昌知道母亲的脾性,错判一点都要睡不着,何况错判得太多。
这二侄女实在是太出人所料。
“好,儿子这就派人去查。”
寄养在外的丫头反而生了能耐,疏忽了。
“小心点,莫要惊动不该惊动的人。”十几年没过问,人回家了才去了解过去,在外人看来已是多此一举。
“儿子知道,这丫头能跟仙尊扯上关系,在凌云观定然有人帮忙。”
郑钦昌安慰母亲。“但总有法子了解底细。”
一个道观而已,要查不是什么难事。
郑老夫人却并不觉轻松。
一个本该命归沉寂的丫头,竟然有不凡际遇。
这于武安伯府会意味着什么?
这问题萦绕上头后,就再也无法忽视。
很快,府里有人登门做客。
郑家嫡次女得到仙尊赐名又得到帝后赏赐的消息,已经传到各府皆知。
与郑家相近的亲戚昨日都派了人递帖子,今日登门来了。
尽管对二孙女的际遇心存未解之疑,老夫人对登门的亲朋却不露痕迹。
“诸位来得不巧,宁姐儿与她大哥早早就出门去了,一时半会怕是回不来。”
并不知他们兄妹俩是去戚家退婚的老夫人,只以为他们是为着大儿媳的病又出去寻方寻药。
言语间感叹了几句大房子女的孝心。
瑞和院闭门谢客,来访的亲友都在鹤松堂。
大家都说老夫人教子有方,教孙也有方。
十多年前送孙女去凌云观寄养,也成了老夫人为了让孙女得福的用心良苦之举。
老夫人不否认当初的高瞻远瞩。
端庄有度的接受众人的恭维。
***
从戚家出来,一上马车,郑离惊就告诉大哥:“这位戚三小姐才是你的正缘。”
也就是定下这个未婚妻,不会再有事端。
对于妹妹的卜算能耐,郑绍君已经接受淡定,并深信不疑。
他脸色微红的点头:“确实比戚大小姐看着要顺眼。”
那位戚大小姐当初两家定亲时他见过一面,虽然貌美,但全程无笑颜也无话语。
他又不是木头,自然看出她不乐意嫁给他,只是被家族裹挟不得不从。
就如他,为了安母亲的心,也只能顺从母意挟恩定亲。
但戚三小姐却给人赤诚之意。
她是有心想要报当年之恩,把个人情绪放在家族利益之后。
这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品质。
只享受家族庇护,不想为家族付出,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非良人。
当年要不是他们母亲动用外祖家的关系帮了他们戚家,他们戚家已经被抄家流放。
流放之人,命能不能保住,饭能不能吃上都是未知数。
还何来资格挑剔亲事。
“有你陪兄长走这一趟,才柳暗花明,大哥要感谢你。”
郑离惊笑:“大哥无需客气,有个好大嫂对我们都是好事。”
大哥之气运,从她给他衡器护身和符?保佑起,已渐有聚拢。
心底存善之人,不会一直霉运相随。
“趁着母亲精神气尚可坚持之际,让她亲眼看到大哥你成亲,说不定能让她激发更强的生机,熬过这个年也不定。”
郑离惊给大哥描了个饼,让他对成亲之事更存期待。
果然郑绍君听到了这话神情一震。
只要能让母亲活久些,要他怎么配合都成。
“宁儿,婚事仓促,不如一切从简,如此母亲也能省心些。”他提议。
郑离惊却摇头:“母亲只怕不会同意,她隐忍多年,你是郑家长子嫡孙,她定会希望有一场符合你身份的婚礼。”
郑绍君想到母亲如今的变化,不得不同意妹妹的话。
他想了想说了句:“父亲不一定能赶回来。”
母亲病危他给父亲去信,父亲以西北境不宁为由,不打算提前回京述职。
只交代他要好生照看母亲和弟弟,听祖母的话。
“不回来就不回来,但外祖家要通知,他们若是来,定能赶上吃你的喜宴。”
郑离惊知道母亲思念自己娘家人,从她昨日急着要写信回娘家就看得出来。
如今不用郭家挑人来做大哥的媳妇,但让他们入京一趟很有必要。
婚期定在九月二十六日,不到二十天时间,送信去西北要赶快。
如此才能让他们赶在大哥婚期前到达京都参加喜宴。
“那回去就立马派人给外祖家送信。”
“你打算用府里的人?”
郑绍君一默,想到某些可能性,迟疑道:“那另外找人?”
“可以,但府里也让他们安排走一趟。”郑离惊压低声音提议:“用府里的人给人看,再重金请另外的人提前出发。”
“如此,就有条道去验证会否出猫腻。”
“好!”
兄妹俩在马车上商定了后续安排。
回到府中听到有客在鹤松堂等见,他们当即以更衣为由先回自己院子一趟。
郑绍君顾不上弟弟,匆匆回到自己书房写了两封信,交给小厮福随立马去找镖行快马加鞭送出去。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镖师在六天之内把信送到西北,外祖家定能赶来参加他的婚礼。
至于父亲,这信算是一个试探和警醒。
他不抱希望他收信能放下公务回京。
能让父亲放下公务迅速回家的唯有祖母。
一场痊愈时间拖久些的风寒都能让父亲奏请回京尽孝床前。
妻子病危这最后一面,反而不重要。
他这个活不过二十的儿子成亲,就更不重要。喜欢她一筐子丹药,改短命大哥绝嗣命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